4D视觉

用4D视觉看电影

影像争夺战

《阿凡达》的3D宣言刚呼啸而过,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就站满了带3D眼镜的人时过不久,如今上海世博会也俨然成为影像技术集中展示的舞台。从中国馆百米的清明上河图到德

任绍敏 陈琳 赵岚 罗敏

  《阿凡达》的“3D宣言”刚呼啸而过,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就站满了带3D眼镜的人——时过不久,如今上海世博会也俨然成为影像技术集中展示的舞台。从中国馆百米的清明上河图到德国馆的弧形屏幕,从台北案例馆360度全息影像到沙特馆的巨幕3D影院,五花八门的3D、4D和全息技术展示,显示那虚实无间的世界是多么贴近。

  回望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展出各种各样的大型影像设备,而这距首次向公众放映电影不过5年时间。一度有2.5万人密密匝匝地欣赏一个长21米、宽16米的银幕上播放的电影。同样是在那届世博会上,劳尔·格里姆安·赛松海展出了环幕电影《万花筒》。

  信息时代的技术革新更迅于当年,而世博会本身的展示需求,也在被不同的媒介所放大。同样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媒介吸引眼球的决定性意义越发明显。“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展览展示传递信息的手段和形式会慢慢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用虚实结合的手段,相信这是一种趋势所在。”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季斐翀表示。

 

  从3D到全息

  正是晚餐时分,当台北街头小吃的热气蒸腾上来,台北案例馆中的3D影院突然一阵骚动,还有人不禁发出“真好吃啊!”的感叹。借助脚底的轻微颤动与视觉的快速变化,这个圆形影像厅试图营造一种宛在101大楼俯瞰台北的感觉。而当街头小丑的利爪似乎快要爬上头顶,演唱会的声浪似乎快要掀翻屋顶,有那么一刻,真像!

  显然3D已成为世博会许多展馆的“噱头”。韩国馆内展示的三星与LG的3D电视,以逼真的色彩和平易的屏幕大小,让人看到了将3D搬回家的可能。德国馆门前的迎宾员“Jens”,是利用三维影像技术拍摄的立体照片,馆内的弧形3D屏幕则充满动感。冰岛、利物浦、吉林等展示馆,也纷纷让参观者带上眼镜,用三维形式放映宣传片。

  而在世界气象馆的球形放映厅,可以观看一部有关气象的4D电影。“所谓4D电影,是指在3D电影的基础上增加诸如刮风、降雪、喷雾、振动座椅以及发出激光束和气味的效果,通过给观众与电影内容连动的物理刺激,来增强临场感的电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李同兴解释说,世界气象馆的4D电影属于喷雾类型。或微风吹拂面庞,或细雨打湿眉梢,这部“风云变幻”的电影为时不过几分钟,但4D效果让观众“切身感受雨雪的形成,了解大自然循环的奥妙,并从中感悟气象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巨大作用。”世界气象馆副馆长刘欧萱说。

  4D的名头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很多对气象知识不太感兴趣的人,也因这一显示方式慕名而来。而沙特馆每天保持人龙不断的诱惑,便是那块号称全球最大的3D IMAX屏幕。1600平方米的屏幕,以十分震撼的方式,让参观者即使是接受“宣传”,也接受得很愉悦且记忆深刻。

  “其实,4D电影并不新奇,上世纪80年代就有4D电影存在。但说到普及,4D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李同兴说,在电影院这个封闭场所中产生激光、喷雾,把椅子设计成可以振动的状态,并不困难。“但家里的环境不一样,因为不封闭,你要固有一个房间、固定座椅、固定一些电子设备。此外便是性价比和4D电影的片源问题。” 李同兴提到,目前4D电影的片源只是一些介绍性的短片,想体验更完整的故事,“还要等上很久”。但毫无疑问,世博会这类展示性场所,使用4D技术,确实物尽其用。

  至于未来,“肯定会往全息方向发展,无论是现在很流行的3D,还是若干年后会流行开来的4D技术,都只是我们人类显示技术朝着全息发展的一个阶段。”李同兴说。

  台北案例馆同样可以看到全息技术的展示——金字塔形的玻璃内,舞者优雅的舞姿,如在空中,而观众随意走动,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都是同样一幅优美、清晰的景象。

 

  赢家还在努力

  中国馆内的百米长卷,动态复原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拼接融合,创作出一幅高6.5米、长128米的动态画卷,是原图尺寸的近30倍;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宋代城市的昼夜风景,其中白天出现人物691名,夜晚出现人物377名……

  “在百米长卷前面原先设计有一条由真水循环而成的水系,所谓‘智者乐水’。然而,在馆内进行真水作业的实施和维护难度极大,最终我们调整为用26台投影仪拼接水纹的画面投射在纱网上的方案。”季斐翀介绍说,透过纱网,部分影像又会呈现在其之下的沙石造景上,形成一条有厚度的“虚拟水系”,效果亦真亦幻,与水系之上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相映成趣。

  水晶石公司因参与制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影视特效而知名。据其世博会中国馆项目总负责人于正介绍,“清明上河图”既不同于一般的平面动画,也不同于《阿凡达》的三维动画,“为了达到国画的感觉,我们采用三维技术,反做成二维的效果。而不选择直接做二维,这是因为二维不利于修改。”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卷轴”影像相比,这次的技术也不一样。 “卷轴”技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数台没有边框的、可以无限拼接的电脑显示器组合,卷轴的图像展示则来自于电脑内的影像放映。而清明上河图,技术看似简单,但很繁琐。

  水晶石公司显然已成为世博影像竞争中的一大赢家。而另一家公司巴可,则提供台湾馆、芬兰馆等近20个场馆的投影仪和影像技术,大约有300台投影机用在世博会期间,显然也所获不菲。“上海世博会是各种新技术展示的平台,尤其是投影、灯光、显示技术,参观者在参观世博会之后,会推动他们对于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巴可公司大中国区总裁阎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台湾馆象征天灯形体的巨型玻璃罩及里面的LED球体结合调光薄膜,球幕与顶级投影机的高科技技术为参观者呈现出极具视觉空间层次效果、极富创意内容的影像。而当参观者搭乘电梯进入直径12米的球幕剧场内,展现在眼前的是犹如梦幻的台湾美景和生态环境。在全天域银幕720度包覆的环境下,配备巴可公司立体特效影像技术,结合影片中的风、水、花香、海水气味,参观者除享受到视觉及听觉盛宴,还能通过体感及嗅觉更加感觉身临其境。此外,,球体外部大量使用巴可DL3系列数字投影灯,充分体现了台湾馆的声光艺术,到了夜晚时分,游客即便不入馆参观,远处眺望就能饱览台湾风土人情,这是和其他展馆的最大不同,足见巧思。

  在芬兰馆,巨大的梯形环幕由4台巴可2万流明高亮度投影机拼接融合而成,其难度不在于环幕,而在于环幕+梯形。观众看不出任何拼缝,俨然一体的巨大影像,展示着芬兰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理念。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