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视觉

用4D视觉看电影

正视票房增速放缓:“拐点”实质上是一次转型

由于中国电影增量的期望值过高,和票补开始“退潮”,加上电影同质化严重,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这个拐点实质上是一种转型。

   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是电影市场结构性矛盾和短板效应的集中体现,这些因素无一例外最终都体现在与观众的互动上。

   首先,依赖硬件指标的外向型增长模式是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全年新增银幕高达8000多块。电影终端出口的增加无疑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展了市场空间,从“需求侧”方面看是大有裨益的,但简单推算的人均银幕占有率并不能代表真实消费容量,影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出结构性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银幕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线城市拓展的影院建设与小城镇文化消费的匹配度尚不完全成正比,造成多地新增银幕上座率不高,甚至拉低了单银幕产出。加之春节档后区域人口外流,影市对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增量的期望值估计过高,这种虚耗资源的效应当前被集中放大。

   其次,同期疯狂票补开始“退潮”。随着线上售票平台的崛起,票补已经成为近年票房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主要在线售票平台资源整合趋于稳定,电商补贴也逐渐趋于理性,票补减少,整体票价回升,强烈依赖补贴的观众群体的消费习惯被打破,其影院观影习惯和忠诚度有待调整甚至重塑。

   再就制作层面而言,电影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在应对市场新增的不确定因素时更显捉襟见肘。从“供给侧”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和暑期档的国产电影内容生产能力并不能满足电影市场日益增长的终端需求。主流影片类型多局限于国产片惯常可驾驭的内容,依然重复生产青春、爱情、喜剧等“轻电影”,少量的高概念产品缺乏合格体现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水平,只见特效,不见人物塑造、叙事逻辑和人文关怀,缺乏与技术匹配的创意转化,观众评价普遍偏低,缺乏美誉度,未能达到激活暑期档的预期效果,也提示业界应当警惕中国电影再次陷入2002–2007中国式商业大片的空洞与傲慢。

   但从长线发展来看,增速放缓并不代表市场低迷,可视为中国电影产业长时期超高速发展的一次正常调整,特别是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涌入市场后未获得预定收益而退潮的必然结果。

“拐点”说与市场转型

  面对市场降温,“拐点”无疑是当下电影圈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业界和媒体均借此归纳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其实,所谓拐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影市长期超速发展带来的一种必然性现象,而所谓增速放缓的“拐点”,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自然和必然的调整。

  事实上,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潮和位移,电影新生力量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的退潮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泡沫。同期我们也能观察到政策对市场调控的变化。在增速放缓的压力下,今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调整,在暑期档出现了大面积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短兵相接的场景,在此情形下,国产电影仍能借助本土电影观众天然的情感联系保持一定优势,也证明国产电影仍具备较为牢固的观众基础,得益于市场对国产电影的长期培育。

  当前中国电影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此为转折点,中国电影内生性增长动力和质量型发展模式或许会有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事实上,要想使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产电影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当前“拐点”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必经的结构性调整。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必须聚精会神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增强创意能力、想象能力,通过类型拓展实现每一个项目的深加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真正从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转换为内生性,质量型发展模式,借此进一步搞活强势档期,电影市场生态才能更加合理和优化,发展更为健康、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包括完善电影产业链,实现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互动,不沉溺于单纯的票房指标,努力推动中国电影进入质量型发展的新阶段,创作出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艺术品格的作品,才能更加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需求。

  “拐点”实质上是一次转型,大浪淘沙的过程可能会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阵痛”,但我们没有理由“看空”中国电影。面对当前中国电影市场新的结构性变化,强调优质供给才是中国电影市场保持“增量”的决定性力量,才能给市场重新注入信心和预期,反之“减量”问题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中速发展保证长期利益

  中国电影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任重而道远,其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可变性已超出预期。针对近期市场的大幅波动,有两个基本点需要我们必须有清醒、理智的认识和把握。一是中国电影经过了连续十多年复合增长30%的高速发展之后,工业体系、传播体系、有效资源及其深度开发、创意与想象能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短板已经越来越强烈的凸显出来,过度期望高速发展应当说是不现实、不理性的。其二,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动性,应当适时、适当、适度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利用增速放缓的时机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强度,保障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整体性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以票补为例,高额补贴在刺激票房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几年前关于电影票价过高的争议,借此退潮期如能在深度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规划票价,则有可能优化和重建观众体系,避免票价反弹重蹈覆辙。

  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过高的发展指标会更多的消耗中国电影的有效资源,增速放缓或许是一件好事,更加有利于中国电影的长期利益,有助于实现从数量型发展到质量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延伸、拓展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战略机遇期。笔者个人认为当前电影市场的合理增长区间应为20%—30%,低于或者高于都未必符合中国电影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增速虽然偏于合理区间的下限,但仍保持在正常轨道。超速发展的负面“蝴蝶效应”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和调整才能消除。从长期利益来看,中国电影不应是单纯的指标堆砌,也不能沦为提供炒作话题的机器,而是要自始至终、始终不渝的与中国电影观众在一起,有效、优质的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电影需求,不断拓展观众的年龄和地域,让更多的人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红利”。

  须指出的是,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否达到600亿,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能否超越北美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并不是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中国电影的奋斗目标。中国电影的奋斗目标依然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性提升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品质,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拓展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并且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解决了这些主要矛盾,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其它问题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都可以迎刃而解,中国电影也无需为短期波动而担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