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视觉

用4D视觉看电影

3D电影的世纪重生

不得不承认时过境迁,就像你没法想象20年前的大型计算机和砖头大小的移动电话的存在,谈论起当年的3D电影,就像是摩挲一件古董。

       不得不承认时过境迁,就像你没法想象20年前的大型计算机和砖头大小的移动电话的存在,谈论起当年的3D电影,就像是摩挲一件古董。毫无疑问,如今的3D电影正在趋向影院内的主流选择,而不再是透过当年红绿滤镜中看到的变色模糊的西洋景。多亏了RealD和新一代的3D技术,人们得以看到那些效果逼真,颇具想象力的3D电影。

       相当长一段时间,影院的拥有者们并不乐意花75000美元将模拟影院升级为数字影院,更别提多花25000美元升级为3D影院。与此同时,电影院一度就像个过时的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中似乎渐渐褪去光泽,丧失了昔日魔力般的吸引力。

       3D电影的复兴和3D技术的极大改良,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影院和票房救世主的身份,给予了人们更多走进电影院的理由,而暂时将家里的DVD机放置一旁。《纽约客》的一篇文章甚至一语双关地将3D称为电影的 “第三条道路”(ThirdWay)。如果回顾3D电影在过去百年间的故事,便会得出3D电影和电影院之间彼此缠缚的渊源。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新一轮的3D热潮又能持续多久呢?它究竟能成为影院的救世主还是仅仅如昔日的历史一样,再次昙花一现?

       在人类的观看体验中加入一维视角这一技术,在过去长达近百年的历史中,曾经被一再实验。甚至有人评论说,人类对于立体影像的追求早于电影的诞生,但第一轮真正意义上对于3D的狂热发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偶合,当时整个社会中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改变了传统路数,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重新表达的方式。

       世界上最早的3D电影是1922年由HarryK.Fairall执导的《爱的力量》(ThePoweroflove),但遗憾的是,这部影片目前被认作已经丢失了,而且关于当时的技术介绍至今也没有找到任何相关资料。

       对人们来讲,它的确是个奇特的景观,但也仅仅是个新鲜事,而那些传统电影,尽管没那么炫目,但毕竟因为效果更稳定,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冲击。当时的3D电影如同“买一赠一”的附送品,比如在1936年,那些去看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的 《双城记》的观众们,将可以免费欣赏到一段名为《Au-dioscopiks》的3D短片。当时这家公司还为此购置了300万副眼镜。观众们要先将它们戴起来看一个人如何投出了橄榄球,然后再把眼镜摘下来欣赏狄更斯。

       这一技术最大的局限在于,它无法完全取代常规电影来养活一间电影院。没有一个人愿意通过红绿滤镜来观看自己喜爱的全部电影,不是吗?人们无法忍受看电影的时候,每隔五分钟就像被人晃了一下的感觉。

        此后30年,电影院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电视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以来,于是电影制作方又开始重新打起3D的主意。英国电影学院国家档案馆馆长迈克尔·布鲁克 (MichaelBrooke)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3D电影的繁荣显然是因为电影院被电视的出现打垮了,他们急不可耐地要找到一种方式来把观众拉回来”。

        电影制作商先后拍摄了一系列成本很低但收益不高的3D电影,如《恐怖蜡像馆》(HouseOfWax)、《猛鬼屋》(HouseonHauntedHill)等等。1953年,《恐怖蜡像馆》的海报上赫然写着,“你眼前的一切都像从荧幕上掉下来”(Itcomesoffthescreenrightatyou!),数以万计的人们被这个标语召唤着涌入电影院,观赏了一段“被人往脸上不断投掷板球”的残忍情景。

       不幸的是,这些影片让人们对3D的印象仅仅是 “电影里的一个秘密机关”,如同“变戏法”一样。这对任何媒介的成熟来讲都是致命的,因为影片最根本的要求依然是讲好故事,而不是这些劣质恐怖片中将慌张、恐惧、不知所措的情绪拼接在一起。迈克尔·布鲁克评论道,“尽管从感情上还会记得当时的几部影片,但我不得不说,他们拍得太差了”。

       当时的电影恰恰走上了一条 “恐怖”的歧路——如安迪·沃霍尔的《行尸走肉》(FleshforFrankenstein)被媒体评价为“令人双腿颤栗”,那些带血的内脏让榆树街这几个字长久笼罩着不可抹去的梦魇;和《恐怖蜡像馆》同年上映的《魔域历险记》(BwanaDev-il)甚至更直接地抛出一个问题,“你到底想看什么?一部好的影片,还是在你的腿上感觉总卧着只狮子?”

       结果显而易见,人们终究还是选择了前者,毫不犹豫地抛弃了3D,他们不愿意忍受劣质影像、头痛和晕眩的感觉,3D又遭遇了尘封的命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影院又再次受到了录像机和视频的冲击。电影制作商吸取了曾经的教训,认为当年的3D电影水准过低,内容低劣。他们重新制作了一批3D电影,最知名的如《大白鲨》(Jaws)、《13号星期五》第三部、《鬼哭神嚎》(Amityville)等。3D热潮一度重现,但不难看出,3D电影依然陷入恐怖片的沼泽地不能自拔,因为依然缺乏高质量的影片,它再次被冠以“短命而时髦”的名字,很快又销声匿迹了。

       除去当年这些格调不高的内容令人兴趣寡然之外,当时人们在观看3D电影时往往需要忍受痛苦的眼疲劳。专业机构指出,12%的人有视力缺陷,这意味着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从左右两方分别传递的图像。这会引发观看3D影像时的视觉不平衡,从而会感觉头痛等不适症状。在这12%的人群中,就包括著名电影演员约翰尼·德普(JohnnyDepp)。

        进入新世纪[26.93 1.93%]以来,3D技术日臻完善,但3D电影依然寂寞地守在墙角,仅仅属于IMAX影院和作为一些重要场合的景观展示。

        流行的发生就在转瞬之间,2009年成了关键性的分水岭。2009年初,美国NFL橄榄球总决赛 “超级碗”的中场广告是英特尔支持的3D百事饮料广告和梦工厂新片 《怪物大战外星人》预告片,百事还为此提前在全美各地免费发放了1.25亿副立体眼镜。2009年底,《阿凡达》无疑将其引向了高潮。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讲,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詹姆斯·卡梅隆毫无疑问是3D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当然,对于3D得以重现活力也功勋卓著。其实早在1996年,他就曾经导演了3D电影《跨越时空的战斗》(BattleAcrossTime),2003年还参与了 《深渊幽灵》(GhostsoftheAbyss)的制作,这被认作是3D影像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因为它是首部完全使用现实摄影设备(RealityCameraSystem)的影片。

      《Empire》杂志的编辑IanFreer谈论道,“和1950年代相比,《阿凡达》这类电影中的3D技术,就好比i-Pod对于留声机的革命意义。当然,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的运用技巧”。毫无疑问,这一时刻的3D技术强调的是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而非当年让人感到突兀或刻意的立体特效镜头。

       自然不能忽略导演本身的能量。IanFreer还提到,“卡梅隆这样的导演能够体会应该如何将3D运用为讲故事的工具,他不会像上世纪50年代科幻式的随意嵌入,或是80年代恐怖电影的那种玩法。他会非常老练地运用这一手法,让其真正营造出一个从未有过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阿凡达》后的3D依然处境微妙,尽管人们欣赏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如《爱丽丝漫游仙境》和《驯龙记》展示出这项技术更丰富的层面。但还有些不那么令人满意的作品,《泰坦之战》就证明了后期将2D转化为3D的巨大风险——它缺少真正3D带来的体验,一些人走出影院之后议论道,并不认为自己是看了一部3D电影。著名导演提姆·波顿也坦言,“肯定会出现相当多糟糕的3D电影,好莱坞会榨干每一个成功技巧,在这里就是这种逻辑……最好的方式是你将它看作一个技术工具,而非一种无所不能的武器”。

        对于家庭娱乐设备的崛起,电影制片商的态度一直左右为难。电影行业长期陷入低迷,能维持已属不错。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少将时间花在户外,也不难理解家庭娱乐设备在与电影院的战斗中占据了上风。新世纪以来,影院恐慌于不断下降的票房收入。

       在这场争夺注意力的战斗中,电影院的对手们包括DVD、蓝光碟片、家庭影院系统、环绕立体声扬声器、互联网和视频游戏。这个名单中的一些角色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出色的销售业绩足以为证。除了视频游戏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增长之外,互联网也给予了接触这些平台更简易的渠道。对传统电影院来讲,除了感受所谓“看电影”的气氛之外,和这些更经济、更便利的家庭娱乐手段相比,似乎显得势单力薄。正在这个时候,3D卷土重来。

       卡梅隆也指出,“人们现在都投身越来越小的设备,在iPhone上看电影,如果电影制作商不拿出什么杀手锏来重塑人们的热情,无法令他们乐意重新走进影院”。电影制作商决定重塑3D影像,前提是技术在此有了极大改观,迪斯尼工作室、梦工厂和众多电影制作商都在此拥有着勃勃雄心。

       在这波3D电影大潮之前,整个电影行业实际在走下坡路。华尔街曾经向好莱坞注资数十亿美元,导致电影产出过剩。到2007年,电影制作增加得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较五年前相比,每周的上映影片数量平均多出了2.6部。这些电影互相竞争,侵蚀各自的票房,许多电影更是入不敷出。同时,好莱坞最大的利润来源──DVD的销售去年则下降了13%。

       事实证明,这波3D浪潮的宣传攻势让人们想错过都很困难。人们称之为“时代的奇迹”,是多年来“大荧幕”从未提供过的独特体验,阿凡达对票房的席卷成为了电影史上又一革命性事件。最终的结果不仅于此,整个产业链——从制片厂、电影公司、电影制作人到3D设备制造商,当然也包括作为竞争对手的家庭娱乐设备,都从中得到了共赢。

      3D为影院带来了新鲜空气,但同时依然存在挑战。推动3D电影的流行必然要同步拥有足够多的影院,但就美国而言,或许因为历史的包袱过于沉重,这些电影院的老板们对于改造影院依然存疑,他们担心这些巨额投入不能换回同等回报——他们需要确认3D热潮不会像时尚用品一样很快褪去。根据全美影院主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TheatreOwners)的统计,截至2010年年初,美国大约4万个屏幕里只有不到10%可以支持3D影片的播放。

       至于3D的拍摄成本,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好消息在于,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投身于3D电影的拍摄,这也会刺激影院老板们的信心。《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也加入了卡梅隆和斯皮尔伯格的阵营,强烈拥护3D技术,并声明他今后只拍3D电影,这显然为目前的局势注入了一阵强心剂。彼得·杰克逊和斯皮尔伯格正在着手拍摄丁丁三部曲(Tintintrilogy);皮克斯也要重拍 《玩具总动员》的前两部;还有更加振奋人心的题材令人期待:《泰坦尼克》、《星球大战》等等。唯有票房的诱惑足以说服这些连锁影院对其设备进行不断升级,从而维系人们走入电影院购买电影票和爆米花的热情。

       或许有一点必须提及。对影院来讲,真正意义和更大规模的挑战在于未来。它们需要真正意识到,争夺注意力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正如传统2D电影昔日所经历的一样,3D终有一日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入普通人的家庭。有趣的是,在1955年一部叫《度蜜月的人》(Honeymooners)的美国电视剧中,小气节俭的男主角对妻子说,自己之所以不买新电视,是因为在等待3D。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正在发生。

相关链接

      TCL推出中国首条3D电视广告

       为配合旗下3D电视的上市,TCL邀请国家男子篮球队作演员,花费数月时间,拍摄制作了一条3D广告片,与传统的广告片制作不同,这条3D广告片被赋予了更多的纯技术色彩,体现了TCL对于3D整条产业链的理解。不同于普通的2D转3D技术,这条广告片无论是拍摄和制作,全程采用3D设备和技术完成,这标志着中国的3D制作由原先的三维建模、动画制作进入到了影像实拍阶段,中国3D内容制作达到了新高度。伴随着TCL新款3D电视的上市,只要前往各大家电商场的TCL专柜,戴上快门式眼镜,大家就可以体验到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瞬间进入CBA的精彩现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